二(2)班家长读父母课堂有感

来源:佛山市禅城区大富小学 发布时间:2015年09月01日 转发至:
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各位家长朋友:

大家好!首先非常感谢老师给我提供这个相互交流、相互学习的机会,让大家能够坐在一起探讨切磋教育孩子成长的经验和体会。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孩子的精心培养,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渗透着老师们辛勤的汗水。在这里,作为一名家长,我想对辛勤工作的老师说:“老师,谢谢你们,你们辛苦了!”

俗话说: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”,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。说起子女教育,我自认为很努力,但也很惭愧,实在谈不上什么经验,好多想法做法也是从书上、网上、生活中耳闻目睹学习借鉴来的。特别在订阅了“父母课堂”以后,虽然我不能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对这本书的喜爱,但每一期我都认真地看完每一篇。什么时候该表扬,什么时候该批评孩子,用怎样的方式去表场和批评,从书上我得到了许多启发。每当看到一些好的方法,我真想自己也可以做到书上描述的那样,教育孩子也能做到有效的表扬与批评。

俗话说,没有不合格的小孩,只有不合格的父母。怎么才能教好孩子,自己心里也没底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,这样才能和孩子共同进步。在这里就这个机会,我把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说出来,希望各位老师和家长帮忙指正。

体会一:

[孩子的兴趣很重要]

  从幼儿园开始接触声母韵母的时候,那时候老师一般是一天会教5-6个声母,老师要求她们每天回来抄写一遍。但抄完了之后,如果不巩固不加强是根本记不住读音和书写的,于是在每次吃完饭后,我就时不时地考女儿一下,她第一次如果能答得出来的,再加三两次就能记住,如果不能读不能写的,她会自己跑去看一下书本或者作业本,反复问几次后她也就能记住了。那时每天学习任务不多,一边玩一边就完成学习了,女儿也能接受。有时她会主动跟我们说今天学了什么,让我们考她,全部回答出来了就很得意的样子。她爸爸的拼音不是很好,有时她就会一本正经地跟爸爸说,这个该怎么念怎么念,让爸爸跟着她读。那时候女儿还小,对学习的兴趣很浓,接受也很快。

体会二:

  [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]

   有段时间,孩子写作业时非常没有耐心。如果哪天老师布置有抄生字的作业,在下班去接她的时候都是忧心忡忡的,一脸的无奈。问她怎么了?她的回复是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:又要抄生字。这时候我就跟她说,你开心也要完成作业,不开心也要完成作业,为何不开心完成呢?而且学习是帮自己学习的等等,每次都要跟她说很久她才勉强把作业完成。在经过一段“痛苦”的抄生字生涯后,谭老师想出了一个方法,就是平时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,下次有抄生字的时候就免抄。这下她可高兴了,每次在完成作业的时候,都非常认真,稍微不满意的都要擦掉重新写。这样差不多每次都会得到她期待的结果,很多时候她都会开心地告诉我:“妈妈,今天我又不用抄生字了”,同时其他的作业她也能顺利完成。而我们能配合的,就是在每次的免抄写生字时,帮她听写一次,掌握了就大功告成,不用再小孩痛苦,大人头疼。后来老师又推出一个新招:根据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,让家长评价,优秀的奖励小红花。这下她干劲更大了,我们基本不用操心她的作业能不能完成。

体会三:

[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]

能带来快乐的事情,大家都愿意做,并且往往能完成得很好。所以,我和她爸爸就觉得应该想一些趣味性的办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,做到学而不厌。比如学习数学,考虑到孩子很喜欢玩扑克牌,我们有时候就和她玩扑克牌(钓鱼)游戏,两人或三人各拿5张牌,桌面放几张牌,利用手里的牌去钓桌上的相同的牌或几张加起来等于手头的牌,这样在玩的过程中,不自觉地就对加法运算训练及巩固了。再比如,我们想要检查她的学习情况时,我们就让她充当小老师,像做游戏一样,让她讲给我们听,对于相对比较有难度的地方,我们就假装不懂,这时候她就很有成就感,反复给我们讲,这样一来她对于这些问题印象就很深刻了。    

体会四:

[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]

有美国一位学者写的书,他讲:他花了二十年时间,对一万名在校小学生进行跟踪调查,结果发现,凡是家庭对教育比较重视的孩子,二十年后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,特别是那些父母非常重视的孩子更为出色。最后他又通过大量的调查,发现一个人的成功与否,作为家长应该承担98%的责任,而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有2%。暂且不管这个结论是不是很准确,至少它提醒我们一点,就是家庭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要。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,当我们对孩子时常给些督促时,虽说孩子可能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,但总体上还是朝着我们设想的大方向前进,但如果我们撒手听之任之了,时间一长,孩子的许多问题就显露出来了……所以,我们很注意在家里的一言一行,要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。孩子做作业时,我们尽量做到不看电视、不玩电脑,甚至可以陪着她一起学习。

体会五:

[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]

孩子天性好奇,好问。所以,启发、引导和呵护孩子的求知欲很重要。每个孩子都从小都爱问问题,比如“恐龙是怎么灭绝的?”、 “我是从哪里来的”等等,其实这正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现。有的问题可以直接回答,有的需要查找资料,有的需要向同事请教,但当孩子跟我们提问题时,无论费多大的劲,我都尽量给她一个满意的回答。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保护,孩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,然后再告诉她,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,让孩子带着问题学着看书,形成爱读书的好习惯。记得有一次,孩子问她爸爸:"爸爸,你知道腕龙有多重?”她爸回答说不知道,她得意地说:“有29吨。”看着孩子自豪的样子,我心里高兴极了,连连说:“宝宝你真厉害啊,爸爸妈妈都不知道,你是怎么知道的呢?”孩子得到认可了,就非常自信,并且更加好问、善问了。小孩子喜欢看动画片、听故事,因此,她爸爸经常陪她一起看动画片,给她讲各种各样的故事,并不时提出问题,引导孩子去思考、回答。孩子越小可塑性就越强,通过这些求知、解答的过程,孩子就有了更多的独立意识。

体会六

[要注意与孩子的交流,培养孩子的好习惯]

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,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。所以我们经常找时间与孩子沟通